TPM(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全面生產性維護)初始于美國,TPM的觀念定位在"預防保養",有別于自動化設備有故障后再予修復,認為在故障未發生前即予防范、保養、調修要比事后停工待修更經濟,也符合我國有句諺語"豫則立、不豫則廢"的精神。生產活動的目的之一在于有效的提升生產效率,伴隨著機械化、自動化程度的大幅提高,企業對設備的依賴也"水漲船高",設備是否良性運轉將直接影響著"產量、質量、成本、 交貨期、安全"各項指標的順利完成。
然而,在現實工廠中,作為設備主管或生產主管,你是否常常遇到這樣的問題?
◆設備故障多,檢修時間長,影響了正常生產;
◆維修人員與操作人員在設備維護上的職責與職能界定不清;
◆有檢修計劃,但生產任務緊張,設備根本停不下來;
◆設備部門每天在搶修設備故障,成為救火隊, 奔波于緊急維修、搶修之中,每天提心掉膽的提防意外狀況的降臨;
◆維修不能及時,不能徹底,重復的故障多次發生,而不得解決;
◆操作工缺乏培訓,不遵守操作規程,甚至野蠻操作;
◆設備不清掃,不加油,損壞嚴重,急劇惡化;
◆設備故障率高,完好率低,設備綜合效率OEE不足50%;
◆對于即將及正在推行TPM的企業來說,如何保證TPM的成功?推行TPM的關鍵步驟是什么?
每步如何實施?對于未推行TPM的企業來說,如何引導企業樹立全員的設備維護意識?如何將TPM管理方法中的精髓應用于日常設備管理之中?
如果你也面臨以上困惑,那么請您關注奧曼克的TPM課程。你都將在本課程中找到答案…
參加人員: | 培訓教材: |
---|---|
制造和設備部門各級主管、設備保養及維修工程師、現場改善活動小組成員 | 每位參加人員將獲得一套培訓手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