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QE對供應商的APQP進行全程跟蹤,以確保所要求的步驟按時完成。那么APQP的五大階段,SQE具體需要怎么做呢?SQE當然要重點關注PPAP,但其它過程也不能簡單放過,對SQE在APQP過程中的工作內容梳理如下:
1.1)SQE和研發人員一同做質量功能展開,對顧客圖紙進行評審【評審客戶需求】
前期要明確客戶的需求是什么,什么東西要給供應商做,是否有具備經驗的供應商。
評審顧客的圖紙,反饋圖紙錯誤、設計不合理、公差無法滿足、或供應商無法滿足的技術要求。
1.2)重要零件和質量特性確認【確定關鍵特性】
要知道哪些零件是非常重要的,有什么樣的質量特性。前期要多溝通,才能避免后期被動。
1.3)項目整體進展【確定項目進度】
規劃好項目開發進度,把各個階段需要的周期定義好,避免整個團隊炮轟SQE和供應商發新零件太慢。
1.4)決定第一階段里程碑是否可以結束
圖紙還有不明確的、錯誤的或業內供應商都達不到要求的,要趕緊把問題拋出來。
2.1)工程釋放的圖紙要內部審核【設計評審】
工程釋放的圖紙,理論上SQE要審核,關注一些質量要求,不然沒有可制造性、沒有重點、沒有可靠性要求、沒有外觀要求等。
2.2)供應商定點【TQR評審】
SQE一定要深入參與并決策,選擇最合適的供應商。供應商要理解所有明顯的、潛在的質量技術要求,重點考核技術、質量、交期、成本、合作意愿、質量體系、相關產品經驗、配合意愿、快速響應等,團隊評估如果不會影響到合作和產品質量,其他方面弱一點,可以少考慮一點。對于風險供應商,強烈要求簽訂小組可行性承諾。
2.3)手工樣件、OTS樣件部分階段【手工樣件、OTS階段評審】
工程會讓供應商做Prototype原型樣品,這時要求供應商提供DFMEA和CP,供應商訂做模、工、刀、夾、量、檢具。
圖紙的最終確定和修改。供應商做手工樣件、OTS樣件試驗,要評估供應商制程能力是否滿足所有公差要求。SQE要鼓勵供應商自己發現問題,主動提出問題。如果這些問題在TQR沒提出,那么在工程ESO簽署前是最后的機會,汽車行業圖紙是很難改的,要做一系列的試驗,越到后期越難。
2.4)決定第二階段里程碑是否可以結束
SQE要把供應商提的建設性意見督促研發改圖紙。供應商工藝和技術能力有
風險的,要立即把問題報給項目組,問題嚴重的,甚至可能需要更改供應商。
3.1)硬件設施的符合性【硬件設施符合性】
SQE跟蹤供應商提供的到位計劃,設備、模具、工裝、刀具、夾具、量具、檢具是否按計劃到位。如果還沒有到位,評估何時到位,是否會影響項目節點。
3.2)過程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PFMEA評審】
PFMEA是為新產品開發指導其預防、解決或監控潛在的問題。PFMEA是一種在產品質量策劃過程的動態文件,當發現新失效模式時需進行評審和更新。
3.3)試生產控制計劃【CP評審】
CP是在批量生產前,進行的尺寸測量和材料、功能試驗的描述。試生產控制計劃應包括正式生產過程生效前要實施的過程控制。目的是為遏制初期生產運行過程中或之前的不符合項。
3.4)測量系統分析、初始過程能力研究、包裝規范
制定測量系統分析計劃,至少應包括保證量具線性度、準確度、重復性、再現性等。制定初始過程能力計劃,控制計劃中被標識的特性作為初始過程能力研究計劃的基礎 。包裝設計應保證產品性能和特性在包裝、搬運和開包的過程中保持不變 。
4.1)測量系統分析、過程能力、包裝評價
供應商要按計劃完成測量系統分析、過程能力計算、鎖定包裝方案,SQE要對此過程進行評價確認
4.2)PPAP樣品交樣跟蹤。【PPAP交樣】
理論上8小時連續生產的300件,SQE要到供應商現場,拿著控制計劃和PFMEA每個工序的仔細審核,檢查設備工裝、加工過程的符合性、成品尺寸的符合性、過程能力CPK、檢具能力、出廠GP12控制、產能節拍。
4.3)PPAP交樣結束評估。【PPAP批準】
加工過程和成品全部符合要求,PPAP完全批準。有微小偏差項,但不影響功能性能的,PPAP臨時批準,讓供應商明確整改措施和時間,CP和PFMEA更新,重新交樣。有較大偏差項,PPAP不能批準,要求供應商馬上整改后重新交樣。
4.4)決定第四階段里程碑是否可以結束
評估供應商制造能力是否支持進入批產階段。
5.1)減少變差
推動供應商內部質量改善。要做到持續改進,應用控制圖和統計工具,通過分析和糾正措施來減少變差 。
5.2)顧客滿意
完善售后服務,建立快速響應制度,與客戶一同推進相關問題的整改優化 ,并為下一個產品提供合理的零件或系統做準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