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的
本作業指導書規定了防錯裝置設計和使用的關鍵要求,使操作者從錯誤中解脫出來,消滅失誤,實現零缺陷生產,集中精力增值的操作。
2、適用范圍
防錯適用于以下情況:
2.1 新產品設計階段考慮防錯。
2.2 現有制造過程的防錯控制。
2.3 糾正/預防措施的策劃和實施過程。
3、定義
3.1 防錯:又叫防呆,顧名思義就是防止呆笨的人做錯事的一種方法,是一種一經采用,錯誤就不會發生,可以消滅錯誤,或錯誤發生的幾率減至最低程度的科學方法,它能在缺陷產生前發現錯誤或缺陷產生時能及時發現與分離出錯誤。
3.2 防錯標準樣件:又叫邊界樣件,是指通過防錯裝置時能證明不符合操作或者能被探測出的不合格產品,專門用于檢測生產線的防錯裝置。
3.3 備份模式 :也稱備用方案,是指防錯裝置失效后,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為保證正常生產而采取的臨時措施,如100%的人工檢測;使用其他替代性的檢驗工具等。
4 職責
4.1 產品實現策劃時:
項目工程師負責組織包括工藝、制造、采購、質量、市場、供方和顧客代表組成的項目小組進行防錯設計。
4.2 產品設計(包括設計變更)時:
研發工程師負責組織包括工藝、制造、售后服務、質量及可靠性等方面的專家小組及與設計有關的上游和下游部門組成的小組進行防錯設計。
4.3 過程設計(包括設計變更)時:
工藝工程師負責組織包括制造、售后服務、質量、供方等人員組成的小組進行防錯設計。
4.4 安全防錯裝置由設備科及制造部門負責設計。
4.5 質量部和技術部負責對防錯應用的確認和審核。
5、工作程序
5.1 開發階段防錯裝置的設立
5.1.1 在產品開發的初期,依據類似產品的經驗(產品不合格報告、顧客意見和抱怨、服務中反饋的信息、市場調研的信息、管理評審中的信息、質量體系審核中的信息收集產品存在的問題)、同類廠家的設立情況等來考慮防錯裝置的設立。原則上但不限于以下幾方面應考慮設立防錯裝置。
●涉及性能、安全方面的
●風險系數和嚴重度高的
●左右件的防錯
●關鍵特殊特性優先考慮防錯裝置的使用
5.1.2 在設計和設計驗證階段,防錯是DFMEA和PFMEA的關鍵輸出。
5.1.3 所有在設計和設計驗證階段輸出的防錯應整合到控制計中,并在批量生產階段被嚴格執行,同時對其可靠性進行確認。
5.2 防錯作業指導書
5.2.1 技術部門應為每個防錯裝置制訂詳細和清晰的《防錯確認指導書》,作業指導書應包括:
●防錯裝置的編號(與控制計劃對應);
●工作原理;
●檢查方法;
●檢查頻次。
●出現失效情況下的備用方案。
備用方案應包括:
a.100%人工檢驗;
b.100%檢查過的特性進行視覺標識(在產品標簽上說明);
c.應保持應用備用方案時的相關記錄,以便于追溯;
d. 備用方案由技術部門確定,質量部門確認。備用方案下生產的零件應能確保所生產的不合格零件不流入下道工序;
e.備用方案的關鍵點必須在防錯標識牌紅色的一面簡單而清晰的展現出來;
f. 防錯裝置失效后所采取的措施應在防錯驗證記錄表中記錄(包括產品和防錯裝置的處理措施)。
5.2.2《防錯確認指導書》在現場工位展示,并易于作業者得到。
5.3 防錯標準樣件的管理
檢查防錯裝置的通用做法是使用防錯標準樣件,也稱為邊界樣品來證明不符合的操作或者不合格的產品能夠被探測到。
標準樣件必須:
●由技術部門和質量部門共同確認;
●正確標識(標準樣件上必須標明零件名稱和其應用的設備);
●與正常生產的零件清晰地區分(用紅油漆標識,張貼標簽);
●應進行定置,并做好防銹工作,存放于防錯裝置附近的位置,方便作業者存取,有環境要求的,應按要求予以保存,使用部門做好標準樣件的日常維護。
●質量部門應定期進行檢查,以確保標準件滿足防錯的要求。
●質量部門建立防錯標準樣件清單。
5.4 防錯的使用
5.4.1 每個作業者應按防錯作業指導書的要求,經過防錯的培訓。培訓包括防錯裝置的使用和失效后的應急措施。
5.4.2 作業者按照規定的頻次,正確地檢查防錯裝置,一般是在首件檢查、模具更換和設備維修后。必要時,應使用防錯標準樣件檢查防錯裝置是否有效。
5.4.3 采用防錯標牌標識防錯的檢查結果,并張貼在工位附近,防錯標識牌見附件一。
5.4.4 防錯驗證合格后方能繼續生產,同時應按《防錯驗證記錄表》作好記錄,并將防錯標識牌翻到綠色面。
5.4.5 應確保防錯裝置在任何時候都是有效的,如果防錯失效,操作工應采取以下措施:
●立即停機(作業者有權停止生產);
●將防錯標識牌翻轉到紅色的一面;
●向班組長匯報,可使用班組QRQC;
●上次防錯裝置驗證有效之后的產品應全數檢查,并做好記錄。
5.4.6 班組長和質管員應做好防錯的日常確認和審核工作,包括防錯裝置是否有效、作業者是否對防錯裝置避而不用。
5.5 防錯的審核
5.5.1 技術部根據DFMEA和PFMEA的設計輸出,以及制造現場防錯裝置的設立,形成產品和過程防錯裝置清單。在新產品進行首次批量時,質量部門應對控制計劃中的所有防錯裝置進行一次檢查,確保控制計劃中所有的防錯裝置都應用到了相應的生產工位上面,同時確保防錯裝置有效。
5.5.2 在用的防錯裝置進行審核的頻次按下表,并對檢查結果進行通報;
其中作業者、班組的審核按照《防錯驗證記錄表》進行檢查,質量部編制《防錯審核檢查表》,進行專項審核。防錯審核也同時列入分層審核檢查清單。
責任部門 | 質量部 | 使用車間 | 使用班組 | 作業者 |
頻次 | 1次/月 | 1次/周 | 按5.4.6 | 按5.4.2 |
檢查時機 | 每月下旬 | 分層審核時 | 按5.4.6 | 按5.4.2 |
5.6 防錯的持續改進
5.6.1 顧客抱怨、售后索賠、退貨發生后,為預防問題重復發生,應該優先考慮防錯。在應用防錯后,技術部門需要更新控制計劃和PFMEA,并將其經驗進行總結和橫向開發。FMEA、控制計劃、作業指導書三者應保持一致。
5.6.2 防錯也可能是在批量生產階段開發的。工藝部門應不斷審視和更新PFMEA,以使得檢驗工作的負荷降低到最合理的水平。如:盡量避免人工檢驗,最好的做法是每個工位人工檢驗的項目不超過3個。
6、相關文件
無
7、相關記錄
QSR/JZQ 08-29-2013 防錯清單
QSR/JZQ 08-30-2013 車間防錯驗證記錄表
QSR/JZQ 08-31-2013 防錯審核表